主页 > imtoken安卓安装 > 「imtoken安全下载」■“三探电信网络诈骗”(二)“定制”“洗白
「imtoken安全下载」■“三探电信网络诈骗”(二)“定制”“洗白
近期,公安部门陆续查处了数百个涉诈手机APP,内容涵盖社交、贷款、投资、博彩、购物、短视频、手机安全等多个领域。“以社交软件为例,不法分子按照电诈分子要求制作一款具有抓取客户通讯录功能的社交软件后,电诈分子利用该软件与被害人裸聊,抓取通讯录后,以向好友发送裸聊照片为威胁实施敲诈。”任巍巍说。
在北京,丘某通过某社交聊天APP与一个名为“星星”的网友结识,“星星”貌似好心,自称有个“炒币”的项目,收入颇丰,邀请丘某一同参与。二人相约见面,丘某按照“星星”的指示,先是扫码下载“某币”APP和“imToken”APP,并在“某币”APP上完成实名注册,后又通过无须实名注册的“imToken”APP接收来自“星星”转让的虚拟货币即泰达币,并将该虚拟币提现到本人的“某币”APP账户,之后在“某币”APP上将该虚拟货币向竞价高者出售,同时通过本人银行账户收取人民币并迅速支取现金,扣除本人获利后交给“星星”,完成交易。
直到北京朝阳警方在梳理相关案件线索时发现钟某在某银行开办的两个对公账户涉嫌帮助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流转犯罪所得资金,这一层次分明、分工严密的大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团伙才最终浮出水面:“老大”是总负责人;“阿风”负责寻找开户人,并安排其来京;钟某负责安排开户人的食宿;“鸟叔”和“大姐”负责为开户人注册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并开通对公账户,最后由“大姐”将办好的执照、账户等交给“老大”,每个环节的费用均由“老大”支付。
直到有一天,丘某发现自己用来炒币的银行账户陆续被司法冻结了,原来,高价收币的买家实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而用来收币的钱款则是他们刚刚骗得的赃款。
北京顺义区,王女士在网友“半杯咖啡”的诱导下扫码下载了一款名为“XX财富管理”的APP。这款APP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王女士当日投款一万元,即刻收益提现1000多元。当王女士再向亲友借款、从银行贷款,甚至还抵押了房产,总共筹集200万全部充入账户后,系统却以“账户存在异常被冻结保护”为由,无法提现。随后,APP竟再也无法登录……
任巍巍透露,有些个体手机店的工作人员在取得电信业务运营商的电话入网业务委托后,以“认证没有通过,重新进行认证、解决网速”等为由对用户进行多次人脸识别,并冒用其电子签名,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多办手机卡并在黑市上出售。他们以每张90元的价格出售,同时还可从渠道商处获得10元的办卡返点,即单张获利100元。此外,有的人自称能实现“不足一小时开卡9张”的“骄人业绩”,这些人明知全国开展“断卡行动”,也知道同行被抓,但仍抱有“卡先留着,不能白费”的侥幸心理,伺机作案。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有组织、产业化特征愈加凸显。“买卖公民信息、开发技术平台、网络引流推广、转移资金洗钱等实施诈骗各个环节相互衔接,与网络赌博、组织偷渡、绑架勒索、裸聊敲诈等犯罪相互交织,组织化、公司化、产业化日趋明显。”公安部刑侦局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指导处副处长胡志伟表示。
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侦查二处处长杨亮向记者介绍,除了银行卡,手机卡也是诈骗分子接触被害人,进而实施诈骗行为的主要媒介,是社交平台、金融机构进行实名认证的重要载体,诈骗分子为了绕过实名制管理,对手机卡有着巨大需求。
21岁的钟某2021年打工时认识了一个名叫“阿风”的男子,对方介绍他到京注册公司、开办银行对公账户,表示这期间不但管吃管住,账户办好后即可卖给他人使用,收益十分可观。钟某对此动了心,于是便由“阿风”安排来京,后在一位绰号“鸟叔”的男子和一位绰号“大姐”的女子带领下注册公司并开办了对公账户,并将账户以1500元的价格卖给二人。此后钟某还在“阿风”的介绍下,被一名叫“老大”的男子发展成为安排开户人员食宿的带队人。
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副主任、工信部反诈专班工作负责人常雯介绍,通过APP封装分发平台,开发者只需简单点击操作即可实现APP自动生成与快速分发。与正规应用商店相比,此类封装分发平台缺乏应用风险审核及开发者信息登记制度,成为诈骗分子制作、传播涉诈APP的重要渠道。
诈骗分子为逃避公安机关止付、冻结措施,往往快速转移涉案资金。犯罪分子不断寻找、试探“资金链”薄弱环节,创新赃款转移方式。
“量身定制”APP成“定制陷阱”
从接单、开发,到封装、分发、售后,提供量身定制APP服务,只为让诈骗工具披上正版手机软件的外衣。
广告位 |